一棵为长安街站岗了半个多世纪的杨树,当生命周期结束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,中山公园用巧思创意,让它在600平方米的花境里“重生”。最近,中山公园内坛东北角上新了一片花境景观,40余种花卉组成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,而其中“一棵树的故事”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。
花境是由中轴线申遗腾退出的空间打造而成。“2023年腾退后,公园一直在琢磨怎样充分利用这块绿地。”中山公园园林科技科助理工程师肖玥介绍,恰巧公园南门一棵守护了长安街半个多世纪的杨树被伐除,园林设计师们决定把绿地打造成花境,让这棵杨树继续“发光发热”。
记者注意到,花境的主题文字“一棵树的故事”外边为金属结构,里面则被塞满了树枝;树干则化身为花境入口处的汀步,还打造了两处休闲的原木坐凳;充满野趣的“昆虫旅馆”也是由树木拼接而成,内部多孔隙的结构,邀请蜜蜂、蝴蝶等小昆虫安家;还有可爱的金鱼造型和树墩艺术造型,皆由废弃木料打造而成。
围绕这些树枝艺术品,公园还精心布置了一个以宿根花卉为主,搭配应季花卉的混合花境。
气质独特的大花糙苏、热情似火的火炬花、优雅迷人的蓝花赝靛、婀娜多姿的大花萱草……园林设计师精选出40余个适应性强且养护成本低的花卉品种,它们高低错落,色彩缤纷,组成花海景观。经过设计师的巧妙搭配,盛开的花朵还能随着季节更替轮番登场,花境观赏期可以持续到11月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园林设计师们优先选用了多品种的乡土蜜源植物,它们不仅适应本地气候,更是蜜蜂、蝴蝶等访花昆虫的“自助餐厅”。“比如醉鱼草,长达数十厘米的密集圆锥花序盛产易汲取的花蜜,搭配醒目的紫粉色和甜香,成为夏秋蜜蜂、蝴蝶的能量站。还有荆芥,富含吸引蜜蜂的荆芥内酯挥发油,穗状小花持续整个夏秋,提供即食花蜜,是低维护的高效蜜源植物。”肖玥解释道。
中山公园邀请市民游客这个夏日走进公园,读一读“一棵树的故事”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任珊
我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