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开学前,一些家长给孩子买了多种开学装备配资查询之家官网,生怕不到位。开学后,家长们发现,准备的很多东西实则用不上,有些文具还变成了孩子的“玩具”。
有些电子产品买了却用不上
开学前,桥东区的居民赵颖为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购买了一块价值近2400元的电话手表。然而,新学期的家长会上,班主任老师特意强调不能将电话手表带到学校。如果有特殊需求,老师可以帮忙保管,放学再交给孩子。赵颖说:“买电话手表是为了方便联系孩子,还能实时看到孩子的定位。没想到她被电话手表的聊天、拍照、游戏等功能迷住了。幸亏老师不让往学校带, 否则,哪有心思学习。”
无独有偶,市民高小惠也发现,开学前给上二年级女儿买的错题打印机的使用频率并不高。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有错的话,都要求孩子在错题本上抄下来,然后再改正。错题打印机几乎没怎么用。“给孩子买东西要按需购买,真是不能跟风乱买,否则是白白浪费。”高小惠说。
市场上,一些商家推出A I学习机,有的声称可以“解放家长”。这个学期开学,刘先生也从网上买了一台学习机给上三年级的孩子使用。“买的时候商家说这个学习机有作业辅导和批改功能,但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回事,学习机经常直接给出答案,缺乏问题详解过程。”刘先生说,学习机对孩子的学习没有提供多大的帮助,里边的游戏倒是让孩子着迷。
李女士的女儿今年上一年级,怕孩子学不好拼音,她从网上买了一台拼音机。这台拼音机有学拼音、学拼读、找拼音、找拼读及听故事功能。孩子对学拼音、学拼读功能不感兴趣,一有时间就抱着拼音机听故事。
有的“智能产品”成了孩子“玩具”
“我给孩子买的削笔刀、橡皮擦都是充电的,桌面吸尘器可以用来清洁桌面的橡皮屑。”马艳云一边说着,一边给记者展示刚给孩子购买的开学文具。开学这段时间,马艳云发现,这些她精心挑选的文具其实很鸡肋。“老师明确说了,这些智能的文具不让带到学校,只能在家用。”马艳云说,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不是一会儿一会儿削铅笔,就是玩桌面吸尘器,这些文具成了孩子的玩具。
开学前,徐女士也为孩子购买了一个密码锁水杯。在使用过程中,徐女士发现,这个密码锁水杯成了孩子的玩具,他天天琢磨如何改水杯锁的密码。无奈,徐女士将孩子的水杯换成了普通水杯。
心理准备比文具准备更重要
9月21日,记者来到位于东安批发市场地下一层,经营文具的摊主潘女士告诉记者:“家长给孩子买文具,一定要实用,要理智对待,避免购买不必要的文具,也没必要囤货,随用随买比较好。”
就开学季家长为孩子采购装备一事,记者采访了《光明日报·教育家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执行主任、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白薇。她表示,家长为孩子准备新书包、美观的笔记本与笔等必要学习用品,是值得肯定的做法。“孩子入学需要一定的仪式感,能有效激发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,是一种正向的心理引导。”
不过,白薇也特别强调,采购开学装备需坚持“量力而行”原则。白薇说:“只需备好必需品即可,不必追求豪华。尤其要注意避免购买带有玩具功能的文具,这类文具容易分散孩子课堂注意力,影响学习状态。”
在白薇看来,相比精心筹备外部装备,家长更应重视孩子的开学心理建设。与其在文具、书包上过度投入,不如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,让他们从内心对新学期、新学校充满向往。这种内在的期待感,远比豪华装备对孩子的帮助更大。(记者 吕慧)
来源 张家口日报
【来源:张家口发布】配资查询之家官网
我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